张嘉贞

【简介】
唐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生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死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他历仕武则天、唐睿宗、中宗和玄宗四朝,官至中书令,累封河东侯,是唐朝颇有影响的大臣。
生平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中明经举,初补授平乡(今河北南部、滏阳河流域)县尉。不久,因受案件牵连贬官回乡。
武则天长安年间(701一704年),侍御史张循宪为采访使巡查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蒲州镇),遇事棘手,难于断决,即向当地官吏征询贤才。当地官吏就将张嘉贞推荐给他。张循宪当即召见张嘉贞,并把自己的难处向他讲了。张嘉贞听后,不但对事情进行了透彻的分折,还提出了得当的解决办法,这完全出乎张循宪的意料。接着,张循宪又让张嘉贞将此事的原委及解决办法写成奏章。张嘉贞下笔敏速,文词优美,更使张循宪感到吃惊。
张循宪回朝后向武则天推荐了张嘉贞。武则天经过考虑特在内殿召见张嘉贞。张嘉贞形伟貌秀,举止大方,侃侃而谈,颇得武则天的好感,不久,即拜张嘉贞为监察御史。张循宪也因举荐人才有功提升为司勋郎中。监察任后,张嘉贞迁兵部员外郎。当时兵部待处理的请功状很多,对此,他经过认真考虑,一一作了妥当处理,不到10天,滞留文书就全不见了。兵部任后,张嘉贞任中书舍人,又出任梁、秦二州都督,及并州长史等职。
唐玄宗即位后,张嘉贞以并州长史的身份入京奏报其任职情况。唐玄宗经过核实,对张嘉贞的政绩非常赞赏,多次加以慰劳。这时,张嘉贞乘机向唐玄宗奏请将他与弟嘉祐调迁到相近地区。时张嘉祐为鄯州(今青海乐都)别驾,唐玄宗允准了张嘉贞的请求,特调张嘉祐与张嘉贞所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市)相邻的忻州(今山西忻州市)做官。按唐朝规定:兄弟不可在相邻的地区任职,唐玄宗的这种安排在当时是对官吏很高的优宠。
唐玄宗初年,后突厥势衰,部族离散,纷纷降附唐朝,被允迁到太原以北的很多。为此张嘉贞上奏朝廷请求设置军镇,管辖突厥新附部落,朝廷准许了这一建议,在并州设置天兵军,以张嘉贞为节度使。
开元六年(718年),张嘉贞又入朝奏事。值此,有人向唐玄宗告发张嘉贞在天兵军奢侈僭越,贪赃行贿,唐玄宗当即派人前去调查,结果并无此事。唐玄宗要判原告反坐之罪,张嘉贞认为这样塞进言人之路,即上奏赦免其罪。从此,唐玄宗对张嘉贞更加赏识,并想起用他为宰相。张嘉贞当仁不让,还奏说:“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
开元八年(720年),执政大臣宋璟、苏颇去职。唐玄宗提升张嘉贞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数月后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迁中书令(即宰相)。张嘉贞理政善于决断,办事机敏迅速,并长于奏对,但失于刚愎自用,又脾气急躁,也常遭人议论。
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驾幸东都洛阳,张嘉贞随往。这时,洛阳主簿王钧为了当御史,特讨好张嘉贞,为他在洛阳修住宅。结果事情败露,唐玄宗非常气愤,命于朝堂将王钧当众打死。张嘉贞怕事情牵连自己,又私下催促行刑者速刑以灭口,之后将罪责都推到御史大夫韦抗、中丞韦虑心身上,结果他俩均受到处罚。

在线工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