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科学院二次大会开幕

  1987年9月14日,第三世界科学院二次大会在北京开幕(18日结束)。会议旨在促进南南、南北国家之间科技合作。50多个国家近400名专家出席大会。

  为表彰中国对第三世界科学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第三世界科学院向邓小平颁发了特别荣誉勋章。国家主席李先念代表邓小平高兴地接受了勋章,并致词答谢。他希望,在第三世界科学院的组织推动下,第三世界的科学家们加强团结合作,并且同发达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彻底摆脱贫困落后而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萨拉姆致开幕词说,中国科学在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花主要时间听取这些变化是如何实现的。他说,召开第三世界科学院第二次大会的目的,首先是回顾总结第三世界科学院在加强南南、南北科学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其次,是要研究南北之间在科学方面不断加深的鸿沟。他认为,导致南北之间经济、福利等差别悬殊的根本原因是科学,他呼吁第三世界国家要进一步加强用于基础科学的投资。

  会议期间,萨拉姆向4位在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颁发了第三世界科学奖。我国在超导研究方面取得领先成就的赵忠贤以及印度的威斯瓦米特、埃及的哈桑、巴西的佩和脱分别获得物理、生物、化学、数学奖。 同时增补中国的地质学家孙鸿烈、物理学家赵忠贤等7名科学家新增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附:第三世界科学院简介

  第三世界科学院于1983年11月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成立。它是由第三世界国家科学家建立的一个非政治、非政府、非盈利的国际科学组织,其宗旨为加强第三世界科学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扩大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科学界的影响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发展。

  第三世界科学院的成员由创始院士、准创始院士、院士、准院士、通讯院士、准通讯院士组成。其中,创始院士和准创始院士以特邀方式产生;院士和通讯院士从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准院士和准通讯院士从发达国家中的原籍为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到目前为止,该院各类院士近百人,其中14名是我国科学家(其中两名已去世)。

  第三世界科学院大会至少每两年举行一次,上次大会于1985年7月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召开,第二次科学院大会在北京召开。
今天是2025年09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哪些重要大事件?
历史日期 事件名称
09月14日 军衔制再度恢复
09月14日 中共中央为马寅初彻底平反
09月14日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09月14日 第三世界科学院二次大会开幕
09月14日 我国与瑞士建交
09月14日 欧洲中世纪文学家但丁逝世
09月14日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始
09月14日 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利遇刺身亡
09月14日 李鸿章受命求和抵天津

在线工具导航